close
          消失的糖廠:岸內糖廠 照片多了點 請按滑鼠右鍵 點內容 按確定 就會完整呈現喔   岸內糖廠 我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樣 第一次聽到 如果不走一遭 我跟很多人一樣 都還想來岸內糖廠買枝冰棒吃 這是岸內糖廠有名的綠色隧道入口 岸內糖廠 位於岸內國小後方 是我這次台南行 最沒有概念的地點 因為 沒聽過 但是還是想來瞧瞧 岸內 這個地名 我實在非常好奇呢 鹽水鎮的西北方以「八掌溪」和嘉義縣義竹為界, 岸內糖廠為取水之便,興建於「八掌溪」畔。 昔日八掌溪沒堤防,每逢雨季,水流橫注,溪旁住戶常遭水虐之殃。 後來在政府的德政之下才修築堤防防洪,「岸內」顧名思義是堤防內的村落, 「岸內」有新岸內和舊岸內之分。岸內糖 酒店經紀廠有一所「岸內國小」, 此處原本為一小村落,謂之「新岸內」,日治時期,日本為在此建神社, 強迫該村落集體遷村至「松仔腳」、「牛稠仔」。 戰後,台糖為照顧員工,拆神社建「岸內國小」。 (岸內神社 是我這次最意外的收穫 會另PO) 大入口處 仍保留著長長的鐵軌  有直達到廠內 有一軌道偏向另一方 畫過糖廠入口處的鐵道 似乎碾過我的心坎一樣 心痛 遺憾。。。。。 一入門 四處荒涼 雜草淹沒的廠區 我和老爺都傻眼 一棟棟 早已人去樓空的建築 更讓人悵然 大樹 依舊青翠 天空 依舊湛藍 日頭 依然溫暖 空空的樓房 看在眼裡 相當錯愕 彷彿大家逃難似的離 西服去 車子 開著來到一個大門口處 剛剛都是在外圍繞 此地的範圍 相當的廣大 岸內糖廠 本屬於新營糖廠管轄 岸內糖廠原名是「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岸內製糖所」 鹽水鎮岸內里的岸內糖廠設於一九○三年, 原名是「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岸內製糖所」, 至一九九四年七月關廠停榨, 一九九七年糖廠的製糖設備陸續輸出至越南等地, 具有地標作用的岸內糖廠大煙囪也跟著消失, 不過,岸內糖廠廣闊的廠區仍附近居民散步休閒的場所 一棟棟 超大的建築 都已經不再有任何聲音 陽光依舊耀眼 但是卻照不進這一棟棟建築裡 天空依舊藍藍的 但是 這裡卻永遠都沒有朝氣了 荒廢的大型倉庫 沿著鐵道往裡 西裝面延伸 讓人不禁起了冷顫 想走進去瞧瞧 老爺一句話 讓我剉一下 有鬼! ㄍㄢˋ 不要亂講啦 害我嚇一跳 只會說有鬼 有蛇 根本不想陪我走進去阿 亂亂說。。。。。  不過 算了 我算是膽小者 所以 就這樣看看好了  關閉的大鐵門 門上的編號還很清楚呢 台糖的罵克 依舊圓圓的掛在門上 看得出來 它佔地很大 岸內糖廠是第一間由中國人創建的新式製糖工場, 當年的老闆是王雪鴻(應為王雪農); 另外它又是第一間生產白糖(耕地白糖)的糖廠 光緒29年,台南一名富商工雪農出資創建了現址的岸內糖廠, 1907年時日人增資擴建,當時命名為鹽水港製糖會社, 在光復後才正式成為台糖公司的岸 景觀設計內糖廠。 其間岸內糖廠為台灣的農業經濟盡了近百年的心力, 更為鹽水人帶來不少繁榮的契機,不過隨著製糖業的式微, 岸內糖廠也於民國86年五月正式走入歷史。 蔗農? 曾是八十六年全國文藝季「鹽水製糖一百年」的主場地。 岸內糖廠自入口處即有濃密的豔紫荊樹夾道相迎, 廠區內的老樹包括白千層、紅豆杉等珍貴樹種 後方的車棚鐵架 早已東倒西歪  岸內糖廠 正在哭泣著 你們聽見了嗎?? 辦公樓 曾經有多少人出出入入 這塊一望無際的岸內糖廠 有多少人必須靠著它維生呢 如今荒廢了 如今孤伶伶了  有誰和我這個第一次進來的外地人一樣 感到哀傷呢 若問我來到這裡 做甚麼?? 起初 我想買個冰棒吃  在我腦 住商房屋海裡 有糖廠的樣子 有人有遊客 但是 我們進來之後  沒有車 沒有聲音 沒有一丁點的''氣'' 即使是空氣中  都瀰漫著  雜草的味道 我感到很無力  我落寞的走著走著  我想走到遠方的盡頭 我想走到天的那一邊 看見了 這個 我熟悉的標誌 鐵軌 在這裡只是帶不走的變賣品 造景的圓環中 永懷蔣公 成了岸內糖廠最大的笑話 紅樓,原是岸內糖廠早期的辦公室,在太平洋戰爭期間, 美軍曾對岸內糖廠進行密集轟炸,至今紅樓外牆仍留有彈孔。 可惜 鐵絲網圍了起來 不能進去看看 高高的椰子樹 依舊挺直著 守護著早已沒有人跡的岸內糖廠 滿地的落葉 更是為荒廢的岸內糖廠添加更多寂寞與孤單 已經被風沙掩沒的鐵軌 商務中心 並沒有帶給我一絲絲的喜悅  每一棟宛如廢墟的建築  靜靜的 默默的 在承受著未來留或拆的命運 「岸內糖廠」位於台南縣鹽水鎮近郊岸內里, 東接中央公路,北臨八掌溪之濱,溪北與嘉義縣義竹鄉為鄰, 地處偏僻,民情敦厚,自民前九年(一九○三)創建以來, 不僅為台灣農業經濟貢獻了近百年的心力, 同時也成為鹽水鎮歷史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更是鹽水人共同的生活記憶。 雖然糖業早年曾是政府外匯收入的主要來源, 為國家財政及經濟建設提供極大貢獻, 但目前傳統勞力密集產業卻已難發展。 台糖公司為因應快速變化的大環境,勵行開源節流, 得不讓岸內糖廠從黃金歲月中走進歷史。 台南縣立文化中心在岸內糖廠即將步入歷史的前夕, 特於民國?小型辦公室K十六年(一九九七)三月廿九日起, 舉辦「八十六年全國文藝季鹽水製糖一百年」系列活動, 希望透過鏡頭、老照片、口述歷史、紀錄片、專輯.........等, 替岸內糖廠留下一些足跡,為它畫上一個美麗的句點 任誰看了都不捨阿 我開始後悔進來了 不該讓我看到已殘破的岸內糖廠  不該讓我感受到這般的無奈無助 最完整的岸內糖廠資料 非常珍貴 我站在大門的入口 遇見一位騎著單車的阿伯 我問了他 他告訴我 這裡已經荒廢了 原本要蓋護校 但是後來護校建地改在他處 地方上希望保留下來 希望發展製鹽糖博物館 或是有關鹽水鎮發展的博物館 畢竟鹽水是個古城囉 我在網路上找到一篇很珍貴的受訪記錄  (受訪年代為民國86年) 岸內的塵封往事 以上或以下 都是我擷取 商務中心的資料: 為何一般人稱呼糖廠運送甘蔗的小火車為「五分仔火車」? 曾:糖業鐵道的軌距為762公厘,一般稱為「五分仔火車」; 縱貫鐵路的軌距1067公厘,有人稱為「八分仔」; 什麼叫「十分仔」,那就是國際線的鐵軌, 例如中國東北通往莫斯科的國際線; 台灣還有一種「三分仔車」,告訴您吧!運送鹽的手推車,亦叫做「輕便車仔」。 台南縣的糖廠有: 岸內糖廠、烏樹林糖廠、佳里糖廠、麻豆糖廠、新營糖廠、善化糖廠、玉井糖廠、永康糖廠、仁德糖廠等九間。 最先關閉者為烏樹林糖廠,因烏樹林本身原以平地火田居多,又有山坡地, 原料取得不成問題,且其成本又很低,後因白河水庫的開闢,原先缺水之地, 結果托水庫之便,有水囉!可以改種其他作物了,這一來種甘蔗的面積縮小, 原料產量自然而 591然減少而製糖原料不夠,因而被迫關廠。 第二間被關的是永康糖廠,它的原料區域在:安定、新市、台南市的永康一帶, 其關廠的主要原因:此廠本身的農場小(農場大的廠,原料取得較易,較有保障), 原料大部份來自蔗農,結果原料區在台南市區愈來愈擴大, 再加上農地開墾為魚塭等因素下,種蔗面積縮水了,糖廠被迫停壓。 第三波被關廠的是麻豆和岸內廠,麻豆廠係先與善化廠合併後再關閉; 岸內廠亦在此期間關廠。第四波關玉井廠,原因是山坡地多, 早先一窩蜂盛行種果樹,對種甘蔗興趣缺缺,原料不夠,成本提高, 加上採收運輸也有問題。而仁德廠雖在台南縣,但採收區域大都隸屬高雄。 因此現僅剩新營、善化、佳里等三間糖廠,聽說不久的將來, 佳里糖廠也將關閉,果真如此,最後台南縣也就只剩新營和善化?房屋二胎熉t了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a70uakt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